Notice: file_put_contents(): Write of 16672 bytes failed with errno=28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var/www/tgoop/post.php on line 50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 Only 8192 of 24864 bytes written, possibly out of free disk space in /var/www/tgoop/post.php on line 50
自由主义论文@lunwenji P.168
LUNWENJI Telegram 168
中国的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

在中国,很少人会将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区分开来,这两个词总是随意地互换使用,但实际上二者是不一样的。在传统国家,民族主义是以民族为核心,强调民族的自由与独立,是一战、二战后许多殖民地国家独立的理论基础。所有的民族独立运动均以"追求自由"为口号,然而这个自由并非自由主义的自由,它只是指一个民族必须摆脱被殖民的地位,而不是要追求每个个人的独立和自由,民族主义者认为整个民族被殖民者压迫了,成为自己土地上的二等人,而民族的自由指的就是拒绝因民族这一身份而受到不平等待遇。但是,作为个人来说,即使不因民族而受歧视,也可能因其它问题受歧视,例如族裔、家族地位或种姓,因此,几乎所有的民族独立运动后产生的新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是自由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

但美国的独立不属于上述类型。英國在18世紀為了扶持北美殖民地,一向遵循不向北美殖民地征税的法律制度,以求北美殖民地能够自由发展。北美独立的原因并不是民族主义,因为那些北美人自己就是殖民者而不是被殖民者,所以美国的独立革命不是民族独立革命而是追求个人自由的革命。北美殖民地反抗英国议会关于征税的法律是因为私人财产为天然权利,无代表不缴税是当时的英国法律,而根据没有议席的民族则没有缴税的义务。北美殖民者们保护的是自己的财产权,英国之所以要向北美殖民地征税,是因为英国打这一仗是为了保护和扩大北美殖民地(美西战争),而英国战后财务负担沉重,认为北美殖民地应当分担,所以制定了税法要求北美缴税。更何况,北美殖民地扩大会给殖民者更大的拓展空间,受益者还是殖民者自己,所以英国议会认为征税是说得过去的。总之美国革命与传统民族主义下的民族独立没有关系。

现代社会中,民族主义有两解,一是传统的民族主义;一是公民民族主义。中国的民族主义是传统的民族主义,它对民族的理解基于"同宗同族",也就是血缘上的"传承"。所谓上下五千年,这一"血脉"成为中国的传统民族主义的奠基石。这样的民族主义包含了许多人与人之间的相同的东西,也就是文化习俗等等,传统民族主义特別注重这种同质性。但这种民族主义是非常封闭的,因此,外国人无论在中国住多久无论是否入籍,或与中国人有了共同的后代,他都是外国人,或者"外人"。同时,传统的nationalism(民族主义)反对具有血缘的宗族分裂并独立,而且因为以血缘的传承为民族的第一要务而认为民族的存在与延续才是自己存在的价值。它在定义上是反自由反个人主义的。它否定为了个人的自由权利而摆脱家长式领导独立出去的价值观,例如传统民族主义者看来,美国人就是大逆不道的国家民族分裂分子。传统的中国的民族主义就是要维护国家(实际上指的是民族)的统一、完整和延续,将它做为"神圣"使命。但事实上,世界上神圣的只有一个,就是个人的自由,因为只有它是与生俱来的,任何其它的都是人为的。

美国的民族主义--独立于英国自创新民族的独立革命,就是基于保护个人自由的,它与传统的中国民族主义不同,它不认血缘上的传承与统一,不谈传统的同宗同族,而是谈公民的身份以及对这样的公民结合的政治体的认同,所以美国尽管有世界上所有的种族、民族、族裔,但是美国作为一个整体,就是一个"nation"(民族),这是公民民族主义。它不以传宗接代为使命而以维护个人自由为核心,正如美国的一个教授在“什么是民族”的演讲中所说,"美国这个民族每天都在经受着公民投票的考验,以此来决定这个民族是否能站立为一个独立的民族,也就是说,这种民族主义是自愿的,爱不爱由每个人自愿表态而不是公民义务。正因为这种不以同宗同族为民族的划分标准,中国在翻译nation的時候,翻译为"国家",因为中国人无法理解这么多民族这么多种族在一起,如何可以叫作一个"民族"。美国人与英国人同宗同族,却要独立建国,并称自己为一个新的"nation",这是难以理解的,因此还是翻译为"国家"更容易理解。

传统的民族主义是如何演变为爱国主义的呢?在中国,中共宣传的民族悲情,首先基于每个人对狭义的以同宗同源的民族的认可,要求所有人爱这个悲情中的伟大的民族(这里指同宗同源的族裔),然后将爱民族(nation)等同于爱国家(state),因为国家与民族是国家的两个不同维度,也就是同一地域范围内的两个不同指向,即政权和国民,再唆使年轻人仇视“欺辱”过自己祖先的那些国家。爱国主义的意思,各位可以查询维基百科英文,就是,任何时候任何事件上无条件地支持自己的政府。爱国主义不分事件本身正义与否,都无条件支持自己的国家(state),而这个国家(state)是指的政权。爱国主义是不分好坏地永远支持自己的国家政权(state),这是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差别。民族主义是爱nation(民族)而不要求无视正义,爱国主义是盲目爱政府(就是state)。

那么,爱国主义(patriotism)的含义是什么?爱国主义表面上只说爱国而没有说"爱政府",这该怎么解释?patriot原本来自词根patriarch,指的是族里的族长,也就是父亲,但不是小家庭的父亲,而是族里的最大的那个,在古代,族里最大的那个,今天我们翻译为族长,酋长,实际上本意是父亲。patri-是“父亲或长辈”的词根,如parents 代表“家长”。arch表示"统治"的意思(arch英文中是原本罗马式的园房顶,例如建筑学叫architecture,这其中前面的词根arch-就是屋顶,房子的设计艺术大概最主要的还是在屋顶的装饰吧。再比如,anarchy表示无政府主义,这个a-表示"反对",arch-表示权威、政权。),两个词合并表示部落或族裔由父亲统治,父亲代表的是权威,这原本指的是父系社会的政治结构。将父系氏族的结构扩大到今天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patriarch就是国家元首。patriarch原本就是指有权威地位的族长,在古代就是对族人拥有生杀大权的那个掌权者,所以,爱国主义(patriotism)就是任何时候爱自己的政权,服从自己的政权,当政权与其他政权为敌时,只能支持自己的政权。

爱国主义应和了最早由苏格拉底提出的一个问题:好的公民与好的人是不是一回事?好的公民就是一切都以国家利益为纲也就是政权的立场为纲。那么如果政权的立场不正义,你支持就是好的公民,你反对就是好的人但却不是好的公民。所以,今天一些启蒙者倡导"公民意识",我认为是有问题的,"公民"是一种法律身份,他表示你所属的国家,而这样的"公民意识"与爱国主义有多少区别呢?

有人说我们不是公民,所以要培养公民意识。这是不对的,公民指的是你是否属于某个国家,只要你持有某国的身份而且不是奴隶,你就是该国公民。有人说,我们不是公民因为被剥夺了公民权,然而公民权被剥夺那是权利问题,权利被剥夺不代表身份也没有了。例如美国蓄奴时代,黑人出生在美国,但它不属于美国,所以不具有公民身份。这是什么意思?奴隶主可以将奴隶当商品,和猪牛羊一样,买到任何地方和任何自由人,但他们即使转卖它国也不是入境,而是被当作"进出口商品"对待。然而,我们的脑子习惯于各种比喻和借代,我们始终坚持认为我们现在失去公民权所以公民身份也没有了,变成了奴隶,但实际上真实与虚拟是不相等的,我们象奴隶但并不真的是奴隶。你可以被杀,却不能被当作牲口那样被卖来卖去甚至以货物进出口方式通关。儿童心理学有个经典的实验发现,儿童分不清"我"与"他",他们会用自己的名字称呼自己,来表示"我",因为他不具备自我的意识,意识不到真实的存在是"我"而不是"他",所以也如同他人一样用自己的名字自称。而我们有些人也分不清身份与权利,认为权利没有了,所以身份也丢失了,这就是在政治上的不成熟。

主权国家概念下的三个不同维度:state指具有主权的政治上的国家;nation指的是由所有的公民组成的国家;country指的是由土地所组成的国家。三者为共生关系。在中国,政权是一党专享的,所以爱一个政治上的国家就是爱党。有人说,我爱土地和文化,然而这些都是政治上的国家的不同侧面,但因为它们是共生共存的所以爱国不爱党是做不到的。遗憾的是,各种的爱国超过爱正义的中国人比比皆是:体育比赛上,若他国选手失误,下面的人会开心鼓掌;美国发生911,许多人表现出的不仅是冷漠而且是欢庆;“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及支持者至今仍骄傲那段经历。

传统的nationalism(民族主义)主张民族自治反民族分裂,不要让自己的country(国土)被外族拥有等等。虽然它有许多需要批判的地方,但还不会堕落到为了爱国而对正义视而不见甚至公然地反正义。而中国在宪法中所谈的"爱国主义",就是在混淆传统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界限,欺骗人们无条件地支持政权及政治上的国家,也就是将传统的民族主义推向罔顾正义的极端状态。



tgoop.com/lunwenji/168
Create:
Last Update:

中国的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

在中国,很少人会将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区分开来,这两个词总是随意地互换使用,但实际上二者是不一样的。在传统国家,民族主义是以民族为核心,强调民族的自由与独立,是一战、二战后许多殖民地国家独立的理论基础。所有的民族独立运动均以"追求自由"为口号,然而这个自由并非自由主义的自由,它只是指一个民族必须摆脱被殖民的地位,而不是要追求每个个人的独立和自由,民族主义者认为整个民族被殖民者压迫了,成为自己土地上的二等人,而民族的自由指的就是拒绝因民族这一身份而受到不平等待遇。但是,作为个人来说,即使不因民族而受歧视,也可能因其它问题受歧视,例如族裔、家族地位或种姓,因此,几乎所有的民族独立运动后产生的新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是自由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

但美国的独立不属于上述类型。英國在18世紀為了扶持北美殖民地,一向遵循不向北美殖民地征税的法律制度,以求北美殖民地能够自由发展。北美独立的原因并不是民族主义,因为那些北美人自己就是殖民者而不是被殖民者,所以美国的独立革命不是民族独立革命而是追求个人自由的革命。北美殖民地反抗英国议会关于征税的法律是因为私人财产为天然权利,无代表不缴税是当时的英国法律,而根据没有议席的民族则没有缴税的义务。北美殖民者们保护的是自己的财产权,英国之所以要向北美殖民地征税,是因为英国打这一仗是为了保护和扩大北美殖民地(美西战争),而英国战后财务负担沉重,认为北美殖民地应当分担,所以制定了税法要求北美缴税。更何况,北美殖民地扩大会给殖民者更大的拓展空间,受益者还是殖民者自己,所以英国议会认为征税是说得过去的。总之美国革命与传统民族主义下的民族独立没有关系。

现代社会中,民族主义有两解,一是传统的民族主义;一是公民民族主义。中国的民族主义是传统的民族主义,它对民族的理解基于"同宗同族",也就是血缘上的"传承"。所谓上下五千年,这一"血脉"成为中国的传统民族主义的奠基石。这样的民族主义包含了许多人与人之间的相同的东西,也就是文化习俗等等,传统民族主义特別注重这种同质性。但这种民族主义是非常封闭的,因此,外国人无论在中国住多久无论是否入籍,或与中国人有了共同的后代,他都是外国人,或者"外人"。同时,传统的nationalism(民族主义)反对具有血缘的宗族分裂并独立,而且因为以血缘的传承为民族的第一要务而认为民族的存在与延续才是自己存在的价值。它在定义上是反自由反个人主义的。它否定为了个人的自由权利而摆脱家长式领导独立出去的价值观,例如传统民族主义者看来,美国人就是大逆不道的国家民族分裂分子。传统的中国的民族主义就是要维护国家(实际上指的是民族)的统一、完整和延续,将它做为"神圣"使命。但事实上,世界上神圣的只有一个,就是个人的自由,因为只有它是与生俱来的,任何其它的都是人为的。

美国的民族主义--独立于英国自创新民族的独立革命,就是基于保护个人自由的,它与传统的中国民族主义不同,它不认血缘上的传承与统一,不谈传统的同宗同族,而是谈公民的身份以及对这样的公民结合的政治体的认同,所以美国尽管有世界上所有的种族、民族、族裔,但是美国作为一个整体,就是一个"nation"(民族),这是公民民族主义。它不以传宗接代为使命而以维护个人自由为核心,正如美国的一个教授在“什么是民族”的演讲中所说,"美国这个民族每天都在经受着公民投票的考验,以此来决定这个民族是否能站立为一个独立的民族,也就是说,这种民族主义是自愿的,爱不爱由每个人自愿表态而不是公民义务。正因为这种不以同宗同族为民族的划分标准,中国在翻译nation的時候,翻译为"国家",因为中国人无法理解这么多民族这么多种族在一起,如何可以叫作一个"民族"。美国人与英国人同宗同族,却要独立建国,并称自己为一个新的"nation",这是难以理解的,因此还是翻译为"国家"更容易理解。

传统的民族主义是如何演变为爱国主义的呢?在中国,中共宣传的民族悲情,首先基于每个人对狭义的以同宗同源的民族的认可,要求所有人爱这个悲情中的伟大的民族(这里指同宗同源的族裔),然后将爱民族(nation)等同于爱国家(state),因为国家与民族是国家的两个不同维度,也就是同一地域范围内的两个不同指向,即政权和国民,再唆使年轻人仇视“欺辱”过自己祖先的那些国家。爱国主义的意思,各位可以查询维基百科英文,就是,任何时候任何事件上无条件地支持自己的政府。爱国主义不分事件本身正义与否,都无条件支持自己的国家(state),而这个国家(state)是指的政权。爱国主义是不分好坏地永远支持自己的国家政权(state),这是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差别。民族主义是爱nation(民族)而不要求无视正义,爱国主义是盲目爱政府(就是state)。

那么,爱国主义(patriotism)的含义是什么?爱国主义表面上只说爱国而没有说"爱政府",这该怎么解释?patriot原本来自词根patriarch,指的是族里的族长,也就是父亲,但不是小家庭的父亲,而是族里的最大的那个,在古代,族里最大的那个,今天我们翻译为族长,酋长,实际上本意是父亲。patri-是“父亲或长辈”的词根,如parents 代表“家长”。arch表示"统治"的意思(arch英文中是原本罗马式的园房顶,例如建筑学叫architecture,这其中前面的词根arch-就是屋顶,房子的设计艺术大概最主要的还是在屋顶的装饰吧。再比如,anarchy表示无政府主义,这个a-表示"反对",arch-表示权威、政权。),两个词合并表示部落或族裔由父亲统治,父亲代表的是权威,这原本指的是父系社会的政治结构。将父系氏族的结构扩大到今天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patriarch就是国家元首。patriarch原本就是指有权威地位的族长,在古代就是对族人拥有生杀大权的那个掌权者,所以,爱国主义(patriotism)就是任何时候爱自己的政权,服从自己的政权,当政权与其他政权为敌时,只能支持自己的政权。

爱国主义应和了最早由苏格拉底提出的一个问题:好的公民与好的人是不是一回事?好的公民就是一切都以国家利益为纲也就是政权的立场为纲。那么如果政权的立场不正义,你支持就是好的公民,你反对就是好的人但却不是好的公民。所以,今天一些启蒙者倡导"公民意识",我认为是有问题的,"公民"是一种法律身份,他表示你所属的国家,而这样的"公民意识"与爱国主义有多少区别呢?

有人说我们不是公民,所以要培养公民意识。这是不对的,公民指的是你是否属于某个国家,只要你持有某国的身份而且不是奴隶,你就是该国公民。有人说,我们不是公民因为被剥夺了公民权,然而公民权被剥夺那是权利问题,权利被剥夺不代表身份也没有了。例如美国蓄奴时代,黑人出生在美国,但它不属于美国,所以不具有公民身份。这是什么意思?奴隶主可以将奴隶当商品,和猪牛羊一样,买到任何地方和任何自由人,但他们即使转卖它国也不是入境,而是被当作"进出口商品"对待。然而,我们的脑子习惯于各种比喻和借代,我们始终坚持认为我们现在失去公民权所以公民身份也没有了,变成了奴隶,但实际上真实与虚拟是不相等的,我们象奴隶但并不真的是奴隶。你可以被杀,却不能被当作牲口那样被卖来卖去甚至以货物进出口方式通关。儿童心理学有个经典的实验发现,儿童分不清"我"与"他",他们会用自己的名字称呼自己,来表示"我",因为他不具备自我的意识,意识不到真实的存在是"我"而不是"他",所以也如同他人一样用自己的名字自称。而我们有些人也分不清身份与权利,认为权利没有了,所以身份也丢失了,这就是在政治上的不成熟。

主权国家概念下的三个不同维度:state指具有主权的政治上的国家;nation指的是由所有的公民组成的国家;country指的是由土地所组成的国家。三者为共生关系。在中国,政权是一党专享的,所以爱一个政治上的国家就是爱党。有人说,我爱土地和文化,然而这些都是政治上的国家的不同侧面,但因为它们是共生共存的所以爱国不爱党是做不到的。遗憾的是,各种的爱国超过爱正义的中国人比比皆是:体育比赛上,若他国选手失误,下面的人会开心鼓掌;美国发生911,许多人表现出的不仅是冷漠而且是欢庆;“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及支持者至今仍骄傲那段经历。

传统的nationalism(民族主义)主张民族自治反民族分裂,不要让自己的country(国土)被外族拥有等等。虽然它有许多需要批判的地方,但还不会堕落到为了爱国而对正义视而不见甚至公然地反正义。而中国在宪法中所谈的"爱国主义",就是在混淆传统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界限,欺骗人们无条件地支持政权及政治上的国家,也就是将传统的民族主义推向罔顾正义的极端状态。

BY 自由主义论文


Share with your friend now:
tgoop.com/lunwenji/168

View MORE
Open in Telegram


Telegram News

Date: |

A few years ago, you had to use a special bot to run a poll on Telegram. Now you can easily do that yourself in two clicks. Hit the Menu icon and select “Create Poll.” Write your question and add up to 10 options. Running polls is a powerful strategy for getting feedback from your audience. If you’re considering the possibility of modifying your channel in any way, be sure to ask your subscribers’ opinions first. Concise Commenting about the court's concerns about the spread of false 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elections, Minister Fachin noted Brazil is "facing circumstances that could put Brazil's democracy at risk." During the meeting,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retary at the TSE, Julio Valente, put forward a list of requests the court believes will disinformation. Invite up to 200 users from your contacts to join your channel Activate up to 20 bots
from us


Telegram 自由主义论文
FROM Ameri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