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ile_put_contents(): Write of 19053 bytes failed with errno=28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var/www/tgoop/post.php on line 50
即刻精选@jike_collection P.10976
JIKE_COLLECTION Telegram 10976
阿里刚刚发完2025财年年报,数据还算亮眼,这届管理层写了上任以来的第二封股东信,也总算走到了不再需要对市场解释自己要做什么选择的阶段,从发牌变成了出牌。

发牌的时候,只知道自己手上有什么牌,再怎么有计划,也不清楚这么打会有什么结果,而在出牌的时候,根据已经打出去的牌面和反馈,确定性只会越来越高。

对于阿里而言,重回正轨、估值修复这些「欲扬先抑」的词句,已经是上一个版本的调门了,新的表达方式,是用对的结果核验对的原因。

归因是很重要的,前几天刷到雪球的创始人方三文发贴,大意是说阿里走的弯路之一就包括错误的归因,顺境时过分自我膨胀,逆境时又过分自我怀疑。

听起来确实话不糙理也不糙,阿里内网屡有热贴出圈,大多数相互明白的问题,都能用归因迷惑来做出解释。

公允地说,过去两年来,阿里的战略清晰很多。聚焦核心业务、重注AI,都是过去两年来经过时间验证的正确结果。从好的结果出发,阿里也要让大伙知道公司变革折腾的理由是什么:做正确的事情,而不是正确的做事情。

简单来说,阿里对于核心业务的定义就是「基本盘+未来」,电商是基本盘,AI+云构建起阿里面向未来的第二增长曲线,二者未来必然会有交叉甚至融合,电商本身也是AI转型升级的重要战场,所以必须并行增长,用战略换未来。

组织架构的最近变动也对应得上,饿了么和飞猪突然并入电商事业群,以及合伙人名单的瘦身缩减,都是在不断厘清聚焦的目标,加上退出高鑫、银泰,排除多余的干扰,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除了重要的事情,都是不重要的事情。

当然,不重要的事情,未必没有价值,只是这个价值不能再由集团来赋予,得是业务自己去挣到手,所以在这一年来,大文娱盈利了,高德盈利了,盒马盈利了,多个业务经营效率提升,称得上是一个小而意外的奇观了。

所以在上一个财年,阿里在营收继续增长的前提下,净利大涨77%,这就是学会「划重点」的回报,淘天、阿里云、钉钉、夸克等代表性业务的表现也普遍亮眼,各自出击,各有担当,这是最好的管理观感。

至于「AI+云」,这可能是阿里最长志气的一面旗帜了,很多时候,信心的来源其实会是对手给的,随着Qwen 3仍然扮演着开源大模型的扛把子——通义全系列下载量超过3亿次,全球衍生模型数量超过10万个——Meta的Llama 4已经完败下来,扎克伯格到处开支票买人的行为,更是显出内部的不堪,所以才想通过收购「弯道超车」。

这边风景独好,当然可以松弛。但阿里还是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

蔡崇信和吴泳铭在股东信的结尾写得很有意思,说阿里这家公司没有守成的基因,永远在创业的路上。

守成和创业的争辩,出自司马光的「资政通鉴」,唐太宗问房玄龄和魏征:「创业与守成孰难?」两人一个经历了打天下,一个起身于守天下,自然分别表示创业更难和守成更难。

话虽如此,政治和商业、权力和技术的差别巨大,阿里意欲告诉股东的,不过是科技史的常识,AI时代技术趋势瞬息万变,那些产品和服务并非看得见摸得着的某种固定资产,守是守不住的,在一个各行各业都在「打破常规」的趋势里,阿里也要确保组织的朝气。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描述的从来不是年纪,而是心态和周期。

by @阑夕ོ #科技圈大小事
👎92👍2💩2🤮1



tgoop.com/jike_collection/10976
Create:
Last Update:

阿里刚刚发完2025财年年报,数据还算亮眼,这届管理层写了上任以来的第二封股东信,也总算走到了不再需要对市场解释自己要做什么选择的阶段,从发牌变成了出牌。

发牌的时候,只知道自己手上有什么牌,再怎么有计划,也不清楚这么打会有什么结果,而在出牌的时候,根据已经打出去的牌面和反馈,确定性只会越来越高。

对于阿里而言,重回正轨、估值修复这些「欲扬先抑」的词句,已经是上一个版本的调门了,新的表达方式,是用对的结果核验对的原因。

归因是很重要的,前几天刷到雪球的创始人方三文发贴,大意是说阿里走的弯路之一就包括错误的归因,顺境时过分自我膨胀,逆境时又过分自我怀疑。

听起来确实话不糙理也不糙,阿里内网屡有热贴出圈,大多数相互明白的问题,都能用归因迷惑来做出解释。

公允地说,过去两年来,阿里的战略清晰很多。聚焦核心业务、重注AI,都是过去两年来经过时间验证的正确结果。从好的结果出发,阿里也要让大伙知道公司变革折腾的理由是什么:做正确的事情,而不是正确的做事情。

简单来说,阿里对于核心业务的定义就是「基本盘+未来」,电商是基本盘,AI+云构建起阿里面向未来的第二增长曲线,二者未来必然会有交叉甚至融合,电商本身也是AI转型升级的重要战场,所以必须并行增长,用战略换未来。

组织架构的最近变动也对应得上,饿了么和飞猪突然并入电商事业群,以及合伙人名单的瘦身缩减,都是在不断厘清聚焦的目标,加上退出高鑫、银泰,排除多余的干扰,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除了重要的事情,都是不重要的事情。

当然,不重要的事情,未必没有价值,只是这个价值不能再由集团来赋予,得是业务自己去挣到手,所以在这一年来,大文娱盈利了,高德盈利了,盒马盈利了,多个业务经营效率提升,称得上是一个小而意外的奇观了。

所以在上一个财年,阿里在营收继续增长的前提下,净利大涨77%,这就是学会「划重点」的回报,淘天、阿里云、钉钉、夸克等代表性业务的表现也普遍亮眼,各自出击,各有担当,这是最好的管理观感。

至于「AI+云」,这可能是阿里最长志气的一面旗帜了,很多时候,信心的来源其实会是对手给的,随着Qwen 3仍然扮演着开源大模型的扛把子——通义全系列下载量超过3亿次,全球衍生模型数量超过10万个——Meta的Llama 4已经完败下来,扎克伯格到处开支票买人的行为,更是显出内部的不堪,所以才想通过收购「弯道超车」。

这边风景独好,当然可以松弛。但阿里还是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

蔡崇信和吴泳铭在股东信的结尾写得很有意思,说阿里这家公司没有守成的基因,永远在创业的路上。

守成和创业的争辩,出自司马光的「资政通鉴」,唐太宗问房玄龄和魏征:「创业与守成孰难?」两人一个经历了打天下,一个起身于守天下,自然分别表示创业更难和守成更难。

话虽如此,政治和商业、权力和技术的差别巨大,阿里意欲告诉股东的,不过是科技史的常识,AI时代技术趋势瞬息万变,那些产品和服务并非看得见摸得着的某种固定资产,守是守不住的,在一个各行各业都在「打破常规」的趋势里,阿里也要确保组织的朝气。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描述的从来不是年纪,而是心态和周期。

by @阑夕ོ #科技圈大小事

BY 即刻精选


Share with your friend now:
tgoop.com/jike_collection/10976

View MORE
Open in Telegram


Telegram News

Date: |

Some Telegram Channels content management tips How to Create a Private or Public Channel on Telegram? Telegram channels fall into two types: According to media reports, the privacy watchdog was considering “blacklisting” some online platforms that have repeatedly posted doxxing information, with sources saying most messages were shared on Telegram. Telegram is a leading cloud-based instant messages platform. It became popular in recent years for its privacy, speed, voice and video quality, and other unmatched features over its main competitor Whatsapp.
from us


Telegram 即刻精选
FROM Ameri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