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ESMARTINLEARNTODAY Telegram 731
先想钱,再写代码。 在你敲下git init之前,先拿张纸,把这几个问题想明白:我这东西给谁用?他们有多疼?疼到愿意掏钱吗?我上哪儿找这帮人?如果这几个问题你一个都答不上来,劝你这项目别干了,纯属浪费生命。
把用户当爹,把差评当圣经。 别跟用户犟。他们骂你,说明还在乎你。每一个差评,都是一份免费的产品需求文档。把最早那批用户,伺候好了,把他们拉个群,天天跟他们聊天。他们会成为你最忠诚的粉丝,和你最好的推销员。

       第二条:战略上,别去大海里跟航母斗,去小河沟里当霸王
       你没钱没资源,别做平台梦,别想跟巨头抢地盘。你唯一的活路,就是找到一个巨头们看不上、也懒得做的针尖市场
窄,就是你的护城河。 你的市场越小众,你的定位就越精准,你的竞争对手就越少。别做“笔记软件”,要做“给程序员用的、支持Markdown和代码块高亮的云同步笔记软件”。别做“电商SaaS”,要做“专门服务于在小红书上卖多肉植物的个人卖家的订单管理工具”。把一个针尖大的需求,捅到天上去,这就是你的活路。
做个“懂王”,而不是“码王”。 找一个你热爱的垂直领域,扎进去,成为这个领域里的专家。你对行业“黑话”的理解,你对用户隐秘痛点的洞察,这才是巨头用钱和技术都砸不出来的壁垒。用户买的不是你的代码,是你的“懂行”。
卖铲子,也卖挖矿教程。 软件付费难,但知识付费容易。把你的技能,打包成服务。如果你做了个数据分析工具,那就顺便卖“一对一的数据分析咨询服务”。用服务的收入,去养你的产品。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你又能拿到最一手的需求。这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以战养战”模式。

       第三条:流量上,别再求爷爷告奶奶,把自己变成一个发光体
       既然没人给你流量,那你就自己创造流量。在这个“关系信任”的国度,你最大的信任来源,就是你自己。把你的个人品牌,当成最重要的产品来打磨。
用内容,给自己打广告。 找个平台,知乎、B站、公众号,随便哪个都行。别上去就说“我的产品牛逼,快来买”。你要分享价值。分享你开发过程中的坑,分享你对技术的思考,分享你对行业的洞察。把你打造成这个小领域里的意见领袖。当用户信了你这个人,自然就会信你的产品。
把自己扒光,用真诚换信任。 这叫“公开建造”(Build in Public)。在社交媒体上,直播你的创业过程。今天赚了多少钱,哪怕只有十块,也晒出来。昨天遇到了什么bug,也写出来。这种毫无保留的真诚,在今天这个充满谎言和包装的商业世界里,本身就是最稀缺的营销。用户会觉得,他们不是在买一个工具,而是在投资一个有梦想的、真实的人。
建个“村”,当个“村长”。 把你的核心用户,都拉到微信群里。这个群,不是客服群,是你的“粉丝后援会”。在里面发红包,跟他们吹牛逼,听他们吐槽。把他们当朋友,他们就会把你的产品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守护和传播。

       第四条:视野上,如果这桌麻将你玩不赢,那就换个桌子
       如果在国内这片土地上,你试了所有办法,还是觉得憋屈,还是活不下去。那么,勇敢一点,出海
别再犹豫了。 那边有成熟的付费市场,有尊重创新的用户,有完善的开发者生态,有简单明了的规则。对于一个只想安安静-心做好产品的开发者来说,那是一片更公平的竞技场。
别怕,门槛没那么高。 语言不通?有DeepL。文化不懂?多逛逛Reddit和Twitter。法律税务麻烦?有Stripe Atlas。支付不通?有Stripe和PayPal。前人已经把路都趟平了,网上的出海教程,比你电脑里的Bug都多。
你最大的优势,就是你的“中国基因”。 你见识过最惨烈的竞争,你服务过最挑剔的用户,你熬过最长的夜。你的开发效率和对细节的打磨能力,放到国外,就是降维打击。别妄自菲薄。


五,在这场必输的赌局里,像野草一样活下去

       好了,话就说到这里。我们把这个操蛋的现实,翻来覆去地解剖了一遍,露出了里面所有的脓疮和烂肉。或许,看完这篇血淋淋的“黑皮书”,你心里只剩下一个结论:在中国,独立开发就是一场必输的赌局。
       是的,从概率上来说,你几乎赢不了。你面对的是一个不尊重你劳动的市场,一个扼杀你流量的平台,一群随时准备将你生吞活剥的巨头,和一套让你寸步难行的规则。在这张牌桌上,对手的底牌,比你所有的牌加起来都大。这是一场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的战争。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谈论它?为什么还有人,像着了魔一样,往这个注定失败的火坑里跳?
       因为,总有一些东西,比输赢更重要。
       每一个还在坚持的独立开发者,请你记住,你不是一个失败者,你是一个反抗者。在这个所有人都在追逐风口、都在谈论模式、都在用PPT骗投资的浮躁世界里,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宣言。你代表着一种正在被这个时代抛弃的精神:对创造的纯粹热爱,对产品的极致苛求,对个人价值的顽固坚守。你是不愿在大厂流水线上拧螺丝的叛逆者,是拒绝被KPI异化的自由灵魂。你们,就是这个功利到令人作呕的商业世界里,最后一束微弱,但该死地顽强的光。
       这束光,或许照不亮整个黑夜,但它足以让你看清脚下的路,足以让后来者知道,除了跪着挣钱,还有人曾试过站着。
       环境无法改变,我们甚至连抱怨的资格都没有。我们能做的,只有改变自己与这个操蛋世界相处的方式。在这场一个人的战争里,最强大的武器,不是你的技术,不是你的创意,而是你的韧性——那种被生活按在地上反复摩擦,依然能爬起来,吐掉嘴里的血和泥,然后咧着嘴说一句“再来”的韧性。
       所以,忘掉那些财务自由的狗屁神话吧。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活下去。像一株无人问津的野草一样,在水泥地的缝隙里,在巨头的阴影下,不计一切代价地活下去。收起你那不值钱的清高,去钻营,去妥协,去用一切“不体面”的方式,为自己换来一口能继续喘下去的气。
       然后,在你活下去的间隙里,抬起头,找到你的同类。那些和你一样,被现实揍得鼻青脸肿,却眼里依然有光的疯子。和他们抱在一起,不是为了取暖,是为了在下一次冲锋时,能有人帮你挡一颗子弹。
       这,可能就是在我们这片土地上,在这场必输的赌局里,唯一的破局之路。它不保证胜利,它只承诺抗争。而对于一个真正的开发者来说,战斗本身,就是最高的荣誉。

转自微信公众号@遛狗大哥



tgoop.com/doesmartinlearntoday/731
Create:
Last Update:

先想钱,再写代码。 在你敲下git init之前,先拿张纸,把这几个问题想明白:我这东西给谁用?他们有多疼?疼到愿意掏钱吗?我上哪儿找这帮人?如果这几个问题你一个都答不上来,劝你这项目别干了,纯属浪费生命。
把用户当爹,把差评当圣经。 别跟用户犟。他们骂你,说明还在乎你。每一个差评,都是一份免费的产品需求文档。把最早那批用户,伺候好了,把他们拉个群,天天跟他们聊天。他们会成为你最忠诚的粉丝,和你最好的推销员。

       第二条:战略上,别去大海里跟航母斗,去小河沟里当霸王
       你没钱没资源,别做平台梦,别想跟巨头抢地盘。你唯一的活路,就是找到一个巨头们看不上、也懒得做的针尖市场
窄,就是你的护城河。 你的市场越小众,你的定位就越精准,你的竞争对手就越少。别做“笔记软件”,要做“给程序员用的、支持Markdown和代码块高亮的云同步笔记软件”。别做“电商SaaS”,要做“专门服务于在小红书上卖多肉植物的个人卖家的订单管理工具”。把一个针尖大的需求,捅到天上去,这就是你的活路。
做个“懂王”,而不是“码王”。 找一个你热爱的垂直领域,扎进去,成为这个领域里的专家。你对行业“黑话”的理解,你对用户隐秘痛点的洞察,这才是巨头用钱和技术都砸不出来的壁垒。用户买的不是你的代码,是你的“懂行”。
卖铲子,也卖挖矿教程。 软件付费难,但知识付费容易。把你的技能,打包成服务。如果你做了个数据分析工具,那就顺便卖“一对一的数据分析咨询服务”。用服务的收入,去养你的产品。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你又能拿到最一手的需求。这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以战养战”模式。

       第三条:流量上,别再求爷爷告奶奶,把自己变成一个发光体
       既然没人给你流量,那你就自己创造流量。在这个“关系信任”的国度,你最大的信任来源,就是你自己。把你的个人品牌,当成最重要的产品来打磨。
用内容,给自己打广告。 找个平台,知乎、B站、公众号,随便哪个都行。别上去就说“我的产品牛逼,快来买”。你要分享价值。分享你开发过程中的坑,分享你对技术的思考,分享你对行业的洞察。把你打造成这个小领域里的意见领袖。当用户信了你这个人,自然就会信你的产品。
把自己扒光,用真诚换信任。 这叫“公开建造”(Build in Public)。在社交媒体上,直播你的创业过程。今天赚了多少钱,哪怕只有十块,也晒出来。昨天遇到了什么bug,也写出来。这种毫无保留的真诚,在今天这个充满谎言和包装的商业世界里,本身就是最稀缺的营销。用户会觉得,他们不是在买一个工具,而是在投资一个有梦想的、真实的人。
建个“村”,当个“村长”。 把你的核心用户,都拉到微信群里。这个群,不是客服群,是你的“粉丝后援会”。在里面发红包,跟他们吹牛逼,听他们吐槽。把他们当朋友,他们就会把你的产品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守护和传播。

       第四条:视野上,如果这桌麻将你玩不赢,那就换个桌子
       如果在国内这片土地上,你试了所有办法,还是觉得憋屈,还是活不下去。那么,勇敢一点,出海
别再犹豫了。 那边有成熟的付费市场,有尊重创新的用户,有完善的开发者生态,有简单明了的规则。对于一个只想安安静-心做好产品的开发者来说,那是一片更公平的竞技场。
别怕,门槛没那么高。 语言不通?有DeepL。文化不懂?多逛逛Reddit和Twitter。法律税务麻烦?有Stripe Atlas。支付不通?有Stripe和PayPal。前人已经把路都趟平了,网上的出海教程,比你电脑里的Bug都多。
你最大的优势,就是你的“中国基因”。 你见识过最惨烈的竞争,你服务过最挑剔的用户,你熬过最长的夜。你的开发效率和对细节的打磨能力,放到国外,就是降维打击。别妄自菲薄。


五,在这场必输的赌局里,像野草一样活下去

       好了,话就说到这里。我们把这个操蛋的现实,翻来覆去地解剖了一遍,露出了里面所有的脓疮和烂肉。或许,看完这篇血淋淋的“黑皮书”,你心里只剩下一个结论:在中国,独立开发就是一场必输的赌局。
       是的,从概率上来说,你几乎赢不了。你面对的是一个不尊重你劳动的市场,一个扼杀你流量的平台,一群随时准备将你生吞活剥的巨头,和一套让你寸步难行的规则。在这张牌桌上,对手的底牌,比你所有的牌加起来都大。这是一场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的战争。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谈论它?为什么还有人,像着了魔一样,往这个注定失败的火坑里跳?
       因为,总有一些东西,比输赢更重要。
       每一个还在坚持的独立开发者,请你记住,你不是一个失败者,你是一个反抗者。在这个所有人都在追逐风口、都在谈论模式、都在用PPT骗投资的浮躁世界里,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宣言。你代表着一种正在被这个时代抛弃的精神:对创造的纯粹热爱,对产品的极致苛求,对个人价值的顽固坚守。你是不愿在大厂流水线上拧螺丝的叛逆者,是拒绝被KPI异化的自由灵魂。你们,就是这个功利到令人作呕的商业世界里,最后一束微弱,但该死地顽强的光。
       这束光,或许照不亮整个黑夜,但它足以让你看清脚下的路,足以让后来者知道,除了跪着挣钱,还有人曾试过站着。
       环境无法改变,我们甚至连抱怨的资格都没有。我们能做的,只有改变自己与这个操蛋世界相处的方式。在这场一个人的战争里,最强大的武器,不是你的技术,不是你的创意,而是你的韧性——那种被生活按在地上反复摩擦,依然能爬起来,吐掉嘴里的血和泥,然后咧着嘴说一句“再来”的韧性。
       所以,忘掉那些财务自由的狗屁神话吧。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活下去。像一株无人问津的野草一样,在水泥地的缝隙里,在巨头的阴影下,不计一切代价地活下去。收起你那不值钱的清高,去钻营,去妥协,去用一切“不体面”的方式,为自己换来一口能继续喘下去的气。
       然后,在你活下去的间隙里,抬起头,找到你的同类。那些和你一样,被现实揍得鼻青脸肿,却眼里依然有光的疯子。和他们抱在一起,不是为了取暖,是为了在下一次冲锋时,能有人帮你挡一颗子弹。
       这,可能就是在我们这片土地上,在这场必输的赌局里,唯一的破局之路。它不保证胜利,它只承诺抗争。而对于一个真正的开发者来说,战斗本身,就是最高的荣誉。

转自微信公众号@遛狗大哥

BY Martin的非正式有效信息收藏夹


Share with your friend now:
tgoop.com/doesmartinlearntoday/731

View MORE
Open in Telegram


Telegram News

Date: |

bank east asia october 20 kowloon The initiatives announced by Perekopsky include monitoring the content in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executive, posts identified as lacking context or as containing false information will be flagged as a potential source of disinformation. The content is then forwarded to Telegram's fact-checking channels for analysis and subsequent publication of verified information. Informative Hui said the messages, which included urging the disruption of airport operations, were attempts to incite followers to make use of poisonous, corrosive or flammable substances to vandalize police vehicles, and also called on others to make weapons to harm police. The group also hosted discussions on committing arson, Judge Hui said, including setting roadblocks on fire, hurling petrol bombs at police stations and teaching people to make such weapons. The conversation linked to arson went on for two to three months, Hui said.
from us


Telegram Martin的非正式有效信息收藏夹
FROM Ameri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