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Web
經歷過多風多雨的下半年後,踏入10月上旬天氣仍如夏季般炎熱。

較常年位置偏強偏北的副熱帶高壓脊不旦把「麥德姆」帶至南海北部,令到我們破記錄感受「十二道風味」,更為我們10月帶來4天的酷熱日,打破之前的記錄。

究竟下半年何時先至會轉涼?而今年的風季是否尚未結束?不同的人工智能及傳統模式均顯示一股較顯著的東北季候風將在接近10月下旬逐步南下至廣東沿岸,香港氣溫有望下降,迎來一絲秋意。

然而,菲律賓以東海域的熱帶氣旋活動亦會再次變得活躍,初步資料顯示10月下旬或有一個潛在風暴形成,但其強度以至路徑仍存在頗大的不確定性。如果潛在風暴進入南海中北部,有機會與東北季候風「硬碰」,削弱其強度;另一方面亦有機會牽引更多冷空氣南下。

屆時香港的實際降溫幅度及天氣狀況,仍有相當變數,MET WARN 會繼續留意最新發展,適時更新。但在10月下旬前,未來數天大家仍要忍受多一陣天氣炎熱的日子。
59👍16🔥14👌6🫡5🤡4👎1
受熱帶氣旋和東北季候風的共同影響,預料本港星期日起風勢增強,下週初氣溫逐漸下降,晚間部分低窪地區可能出現水浸。

按照現時預測,位於菲律賓以東的潛在熱帶氣旋會逐步發展,星期日進入南海,隨後較大機會受東北季候風影響而減弱,並轉向西南移動。然而,該系統轉向西南移動的時間和位置仍有變數。

預料本港星期日起轉吹偏北風,離岸、高地和空曠地區的風勢會較大;普遍地區會否吹強風,則要視乎該熱帶氣旋和東北季候風共伴產生的強風區,將止步於南海北部還是覆蓋華南沿岸。

在東北季候風相關的冷空氣影響,預料下週初天氣變得稍涼,但實際降溫幅度,亦取決於熱帶氣旋和東北季候風共伴產生的雲雨帶,會否持續影響本港。

下週初正值天文大潮,因此晚間部分低窪地區,特別是吐露港一帶,要留意水浸風險。

MET WARN 會繼續關注該潛在熱帶氣旋的發展和動向,適時更新。
🫡62🐳166👌6😭5🆒3😎3👍1💩1🕊1
天文台預測,現時位於菲律賓以東海域的熱帶低氣壓會逐漸增強,並會橫過呂宋,進入南海中北部。

預料該風暴會在週二以颱風強度於香港以南400公里內掠過,隨後強度有所減弱,並轉向西南移動。
💔47👍27🥱25🕊9🐳9🌚7🫡4💩3😱21👎1
天文台表示,受東北季候風及熱帶氣旋共同影響,或會直接發出三號強風信號,取代強烈季候風信號,不會發出一號戒備信號。

預料熱帶氣旋會逐漸靠近廣東沿岸,屆時開始受季候風及熱帶氣旋的共同影響,下周初至中期風勢持續頗大。

而天文大潮、東北季候風及熱帶氣旋的共同影響下,預計下周本港沿岸水位較高。下周連續數晚在漲潮時,晚間部份沿岸低窪地區可能會出現水浸。
50🤡29🐳19🥱10😱9😁7🫡7💩1🕊1😐1
日本氣象廳已將菲律賓以東海域的熱帶氣旋命名為「風神」。此名字由中國提供,意思為「掌管風的神」。

本港於2008年亦曾受到同樣名為「風神」的熱帶氣旋影響,當時「風神」以強烈熱帶風暴強度於天文台以東25公里掠過,八號信號一度生效近12小時。

由於當年各大氣象部門在風神形成初時,預料副熱帶高壓會受到西風槽打擊而減弱,因此一度預測其會直接轉向吹襲日本;即使後來風神進入南海後,各大機構依然維持其轉向的預測。惟風神最終於進入南海後長驅直入,並於本港以東水域近距離掠過,表示副熱帶高壓的強度或有被低估之嫌。事後,氣象界將是次預報誤差稱為「風神效應」。

近年電腦模式的準繩度有所提高,人工智能模式更是越發受官方機構青睞。然而,「風神效應」仍偶有發生,2022年的熱帶氣旋尼格便是一例。
🤣55🫡16🤡97🖕4👍3🙏2🥱2😍2😁1😭1
天文台表示,熱帶氣旋風神於星期二最接近本港,會視乎其強度、烈風區與本港的距離及本地風力變化,評估是否需要改發更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按照最新九天天氣預報,星期二離岸間中吹烈風,高地風力達9級。同時,下週初至中期本港漸轉多雲有雨,下週中期市區氣溫顯著下降至20度左右,新界再低兩三度。

受天文大潮、風神和東北季候風的共同影響,天文台預料下週連續數晚,部分沿岸低窪地區潮漲期間可能出現水浸。
29🙏13🤡11👍5😱5🫡4🤣3😨3🥱2🐳2
2025/10/18 08:21:54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