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Undefined array key 0 in /var/www/tgoop/function.php on line 65

Warning: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null in /var/www/tgoop/function.php on line 65
1019 - Telegram Web
Telegram Web
最害怕临近下班的bug😅
👍1
独立开发者三件套~果然我还是没有逃过。。。
🤣1
我开始有点犹豫要不要坚持学习那个所谓 DDD 的开源项目了来完成我的新项目了。。。。🥹两个小组件,让我写了这么多多代码,不过可能或许只是实践之后才能对 DDD 有点新的认知?
Forwarded from BennyThink's Blog (Benny小可爱)
提高警惕,供应链攻击就在你我身边:可能的 logrus 供应链攻击

用Go的话一般会用 logrus 记录日志,那么

import (
log "github.com/siruspen/logrus"
)

func foo() {
log.Warningf("bar")
}



你看出来问题了吗?这里引入的并

不是官方的 logrus


我真的看了好几秒才知道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

github.com/siruspen/logrus
github.com/sirupsen/logrus

来源: https://v2ex.com/t/1072079
😱4
#读书笔记

最近在看《薛兆丰经济学讲义》其中有一个章节提到了 以沉没成本取信于人 的概念。

沉没成本是不能够收回的成本。按照常理,我们都应当尽量避免付出那些不必要的沉没成本。但如果我们故意付出一些不必要的沉没成本,就会让别人觉得我们打算长期干下去,不会事情做到一半就走人,就能够取信于人。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请明星代言。厂商花巨额资金做广告的作用,就是通过明星来把钱挥霍掉,从而取信消费者,以此来表明自己不会欺负消费者的决心。

在此之前我一直潜意识认为请明星代言主要的作用是粉丝经济,没想到还存在这个意图。
1
距离放假还有半个小时
Leetao’s Space
流水账之反穿武功山 https://leetao.zhubai.love/posts/2446021569215025152
离谱~~文章有一张图片带了 flag 然后那张图片就被 404 了
(决定从竹白迁移出去了~~)
😨2
#读书笔记 笑得出来的养育

关于封面,用 Genimi 帮我生成了提示词,后在 MidJourney 和 DALL·E 3 中尝试了去生成封面,这是算是勉强满意的图片了。理想的画面应该是:从左到右,依次是 成年人的影子(父母)、成年人、成年的孩子、孩子的影子(成年人幼时的自己),分别对应着 原生家庭,当下的自己、自己的孩子以及内心的深处的自己


早七八年你问我对于养育孩子的是什么看法,我会觉得是父母和孩子的之间的故事,随后几年又翻了几本亲子和亲密关系的书,我觉得故事里多了新的重要角色 —— 原生家庭,其实到这里,养育孩子框架也算基本构建起来了,从俩代人的已经变成了三代人的故事了。

我本来以为故事大概这样子吧,不过好像并没有,我每年也会读几本自我成长的书,我发现自我成长的书有的时候也会涉及到父母和育儿,似乎有条无形的线把这它们链接了起来,是什么呢?是我们自己,我们处于父母与孩子之间,养育和自我成长的最终的落脚点是在自己,亲密关系也是这样。所以当自我的人格趋于成熟的时候,有些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

所以什么算是一个成熟的人格呢?我也没有答案,不过书里说过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大概就是这样子吧。以及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成为小时候自己最讨厌的那个大人
#读书笔记 How Languages are Learned

读的时间有点长,前前后后花了将近一个月时间,20个多小时把这本书看完,读着后面就把前面的忘记了。就着模糊的印象随便说点什么。

错误是学习的一部分:这个也是逐渐被大家接受的一个观点了,犯错误并不可怕,学习语言的的时候更是如此,通过接受反馈,修正错误,加深理解最后达到促进的目的。

输入比输出更重要:感觉在以往我们一直强调输出的重要性,通过大量的输出(口语练习、写作练习等),本书可能更倾向于输入的重要性,即通过大量的听和读来获取语言信息,从然自然的习得一门语言,与我前段时间在某社交媒体看到的一则视频的观点不谋而合。

母语干扰是正常的: 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会下意识的将之前学的经验教训甚至是学习模式套用到新的语言上。

最后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工具,理想的状态下是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语言,脱离语境的学习通常效率会比较低的;学习应该是有趣的,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需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没有一个通用的方法合适所有人,我们需要不断的尝试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然后坚持下去。

📧
大家中秋快乐~台风之后的天空就是很好看
1
This media is not supported in your browser
VIEW IN TELEGRAM
我来把散落的李继刚和另外的prompt整合到 App 上去~
👍1
#读书笔记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说“选举反映了大多数人的意愿”​。如果真的举办这样的选举,每一个人都会认为,只要自己的意愿得到了充分的表达,最后的结果一定是符合大多数人意愿的。但阿罗不可能定律指出,在特定的情况下,要选择真正能够代表大多数人意愿的那个选项是不可能的,选择的结果其实是循环的。实际上,不同的问法就决定了不同的答案,并不存在什么大多数人的意愿这一说。


书中也给出了一个例子,假设组织年会,让大家选地方,分别有三个地方:A、B、C

第一个人偏好:A > B > C
第二个人: C > A > B
第三个人: B > C > A

那么如果让大家在 A,B 选择,很明显 A 多票胜出,如果在 B、C 选择,那么 B 会胜出,如果在 A、C 选择,则 C 会胜出;所以到底哪个城市获胜,完全取决于这些选举是怎么组织的。他们面临的选择是什么,被选中的城市就是什么,即 已经被暗中决定的投票结果
天气凉快起来了,不跑个步实在可惜~
👍2
2025/07/14 11:45:06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