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Undefined array key 0 in /var/www/tgoop/function.php on line 65

Warning: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null in /var/www/tgoop/function.php on line 65
- Telegram Web
Telegram Web
【學術】全球港人大團結?他鄉中的港人與「他者」建構
文/芬、Tantalus、式

*****

學者 Ronald Skeldon 曾言,由於戰前香港和大陸之間人口流通頻繁,邊界控制徒具虛名,所以「廣東和香港的人口並無明顯分別」。事實上,當時南來移民鮮有視香港為家,他們往往帶有一種難民心態,把香港當成是一個暫借的地方和時間,靜待衣錦還鄉的時機。經濟層面上,香港也因其殖民地身分成為華工前往海外勞動市場的中介之地。

*****

《如水》第十一期〈你廣東話有啲㪐㩿〉正式發售
購買連結:https://flowhongkong.net/product/vol-11

海外港人及其二代如何維繫與香港的連結,又該如何實踐政治理念?今期《如水》與你探討流散港人的身分認同及政治參與。
【學術】全球港人大團結?他鄉中的港人與「他者」建構
文/芬、Tantalus、式

*****

無可否認地,港人在主權移交前後並沒有一套完整的政治身分認同,只停留在經濟成就與文化上視中國人為「他者」。八十年代中,不少香港資本階層隨著國際化浪潮走上世界舞台,在歐美國家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代理人……

*****

《如水》第十一期〈你廣東話有啲㪐㩿〉正式發售
購買連結:https://flowhongkong.net/product/vol-11

海外港人及其二代如何維繫與香港的連結,又該如何實踐政治理念?今期《如水》與你探討流散港人的身分認同及政治參與。
【學術】全球港人大團結?他鄉中的港人與「他者」建構
文/芬、Tantalus、式

*****

堅守一成不變的論述,則無法與當地社群接軌,但要論述「落地」,則可能令「在美港人」或「在英港人」發展出與留港的港人不一樣的身分論述。再者,我們若是要連結當地社群,少不免要參與當地其他政治議題……

*****

《如水》第十一期〈你廣東話有啲㪐㩿〉正式發售
購買連結:https://flowhongkong.net/product/vol-11

海外港人及其二代如何維繫與香港的連結,又該如何實踐政治理念?今期《如水》與你探討流散港人的身分認同及政治參與。
【評論】波羅的海流散港人的政治與去政治化
文/Iverson

*****

波羅的海港人的流散社群的結構比較鬆散,且流動性比較高。在波羅的海三國當中,愛沙尼亞約有二十多位港人居住,至於拉脫維亞和立陶宛,香港人的數目更只是寥寥無幾。相比海外港人抗爭圈子的同溫層,筆者相信波羅的海港人更能反映一般非抗爭圈香港人的掙扎……

*****

《如水》第十一期〈你廣東話有啲㪐㩿〉正式發售
購買連結:https://flowhongkong.net/product/vol-11

海外港人及其二代如何維繫與香港的連結,又該如何實踐政治理念?今期《如水》與你探討流散港人的身分認同及政治參與。
【評論】潤學不問歸途:解構「中華民族」的契機
文/雨果

*****

當代「潤學」的流亡者未必再有來自「文化中國」或「六四事件」的感召,從坊間「潤」出來的訪談案例所見,似乎他們對新生活的渴求,遠遠大於改革中國或推翻中共的決心。想當然,面對中國躍升為超級大國的情況,祕密警察全球監控,流亡個體確實會感到無力。傳統民運作為政治參與雖有困難與挑戰,但是「潤學」現象或許有機會成為解構「中華民族」身分認同的契機,讓中國人有更為自由的身分認同選擇。

*****

《如水》第十一期〈你廣東話有啲㪐㩿〉正式發售
購買連結:https://flowhongkong.net/product/vol-11

海外港人及其二代如何維繫與香港的連結,又該如何實踐政治理念?今期《如水》與你探討流散港人的身分認同及政治參與。
【評論】潤學不問歸途:解構「中華民族」的契機
文/雨果

*****

「中華民族」身分認同本身就是工具性的建構,若然回到清末知識分子如康有為、章太炎等人對於「中華民族」的爭論,就會發現「中華民族」的概念本身就是一種維穩的政治工具。

*****

《如水》第十一期〈你廣東話有啲㪐㩿〉正式發售
購買連結:https://flowhongkong.net/product/vol-11

海外港人及其二代如何維繫與香港的連結,又該如何實踐政治理念?今期《如水》與你探討流散港人的身分認同及政治參與。
【評論】莫忘 1959:流亡藏人的生命軌跡
文/柏大

*****

// ……格桑的族群區辨能力是離開西藏之後才開始萌芽。印度達蘭薩拉作為藏人與世界溝通的據點,在這裡,流亡藏人的族群運動不僅是向世界喊話,無間斷宣揚族群主體性和主權,更是啟蒙流亡族群從中國人到西藏人的精神意識轉變。

*****

《如水》第十一期〈你廣東話有啲㪐㩿〉正式發售
購買連結:https://flowhongkong.net/product/vol-11

海外港人及其二代如何維繫與香港的連結,又該如何實踐政治理念?今期《如水》與你探討流散港人的身分認同及政治參與。
【創作】香港的羈絆
圖、文、字/區雨山

*****

「大舞台」是《如水》雜誌的欄目,每期提供園地供藝術家自由創作。第十一期邀請到區雨山分享移居臺灣友人思鄉的軼事。

*****

移居臺灣兩年多的好友,近日弄瓦之喜。問他為大小姐想好名字沒有,「嗯,飲水思源的源,晴朗的朗。」

雖然覺得有點蹊蹺,一時反應不過來也就說:「啊,中性一點也好,很爽朗的感覺。只是……有甚麼出處嗎? 」

「嘻,英文就是 Yuen Long 了。」

*****

《如水》第十一期〈你廣東話有啲㪐㩿〉正式發售
購買連結:https://flowhongkong.net/product/vol-11

海外港人及其二代如何維繫與香港的連結,又該如何實踐政治理念?今期《如水》與你探討流散港人的身分認同及政治參與。
【讀者投稿】「香港民族,關我咩事?」——培育流散下一代,無非是這樣
文/莫離

*****

當流散下一代的生活習慣、理解世界的方式與外國人有異,他們便會有所察覺自己是來自一個特別的文化背景;當他所在的外地社群也是一個關心香港的社群,當他們有部分的事業或志業也與香港有關,便會驅使他們主動認識香港民族的文化與歷史;而如果他還有親友在香港,甚或乎有財產在香港,他便無法不關心香港的現狀。

推動流散下一代參與政治是大計畫。所謂「重劍無鋒,大巧不工」,說穿了這些都不是甚麼大道理,就是說當要使他們成為光復路上的提燈者,我們便要充當他們的引路人。

*****

《如水》第十一期〈你廣東話有啲㪐㩿〉正式發售
購買連結:https://flowhongkong.net/product/vol-11

海外港人及其二代如何維繫與香港的連結,又該如何實踐政治理念?今期《如水》與你探討流散港人的身分認同及政治參與。
今日是《立場》新聞被停運兩週年,《如水》小編希望與讀者回顧第十期一篇訪問《立場》英國分社前員工的報道,當中談到「被失業」後的心路歷程。

*****

【專題】行業前景黯淡 為何香港學生仍在海外讀新聞?
文/M.Y.

// 2020 年 10 月前後,剛在英國讀大學的 Reagan,其家人在 Facebook 見到《立場》英國分社請人,並鼓勵他試一下。他指雖然來英國讀書當初是想用英文做新聞,但因為對《立場》英國分社的招聘也有些興趣,於是膽粗粗寄 CV,沒想到一、兩個月後會收到編輯的回電及獲聘。他續稱,「其實真的很開心,無想過可以加入《立場》,要知道在當時的香港,《立場》仍是很主要、很多人認識的網媒 . . . 對於 Year 1 已經入到《立場》工作很沾沾自喜,真的感到很鼓舞」。//

https://flowhongkong.net/flow10-11/

第十期全部文章已在《如水》網頁免費公開
如水論壇|台灣大選後的第一天:全球港人政治能量與去路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764237072386745

《如水》剛出版第12期雜誌「海外港人的政治影響力」,恰逢2024年台灣總統及立委大選,不只台灣國民,許多香港人也高度關切:這場選舉將為世界帶來什麼改變?

台灣大選後的第一日,《如水》將舉辦論壇,思考反送中五年後,在跨境打壓與白色恐怖下,香港人正面臨社群延續性的挑戰。與此同時,中共正在各地積極影響當地政治和打壓流散者聲音。1/14論壇的上半場「當今各地港人的政治能量與阻力」,邀請到四位來自英、美、日、台等地的講者,分享港人在當地參與政治的過程,並分享他們所面臨的不同困境與挑戰。

聚焦台灣大選,2020年在習近平推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壓力下,台灣掀起集體「亡國感」。然而,2024年台灣政情與地緣政治格局正在發生蛻變。藍白綠三黨拉鋸的終局,到底會如何改變兩岸關係和海外港人的政治動能?1/14論壇的下半場,邀來三位嘉賓,分別從選後地緣政治、觀選團、在台港人政治倡議等方向,探討台灣大選對海外港人的啟示。

時間|2024年1月14日(星期日) 14:00-17:00

地點|台北市中心(報名後,以Email通知具體地址)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xJ2UN9pAW9DjzHpdA

活動流程|

13:30-14:00 報到

14:00-15:20 【上半場】當今各地港人的政治能量與阻力
主持人|Kennedy Wong 黃智斌 / 如水 Flow HK 編委
與談人|
〉Mason Wong 王樂知 / 香港民主委員會HKDC 研究專員
〉Carmen Lau 劉珈汶 / Vote4HK 籌委
〉Sam Yip 葉錦龍 / 日本香港民主連盟JHKDA 發言人
〉Min-yen 江旻諺 / 如水 Flow HK 編委

15:20 - 15:40 咖啡時間

15:40 - 17:00 【下半場】台灣大選的意義與啟示
主持人|Sze Lut Cheng 鄭司律 / 在外港人
與談人|
〉Ruiren Wu 吳叡人 /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Candia Tong 唐紋 / 如水 Flow HK 副秘書長

FB活動頁: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878774217116640
Channel photo updated
《如水》第十二期開賣啦!
今期《如水》探究海外港人的政治影響力🔎 全球各地港人社群如何投身政治?如何在抗爭、倡議之外,發揮自身影響力為香港發聲?
售價:NTD $450|優惠價加購細葉榕
購買連結:https://flowhongkong.net/product/vol-12/
#官網限定文章
【理解臺灣政局 須放下不切實際期待】文/謝達文
「臺灣政治有自己的歷史背景,不斷從外部期待『臺灣為甚麼不怎麼樣?』,其實不是很實際...」

閱讀全文:https://flowhongkong.net/twelectionnews-01/
這些年來,海外港人社群在各地累積許多組織倡議的經驗,雖身處不同國家,但仍有共通的挑戰...

全文閱讀如水 #官網限定文章 【港人海外倡議挑戰:中共跨境鎮壓、融入當地政治、臺灣國際處境】文/謝達文

👉 https://flowhongkong.net/twelectionnews-02/
0311 莫離.jpg
1.5 MB
【以色列在美國的遊說策略:成功需要的不只是「砸錢」而已!】

這幾個月來,國際上最大焦點莫過於以巴戰爭,還有美國政府對於以色列的支持。不論你的看法如何,從倡議的角度來說,以色列的遊說工作確實是相當值得關注的個案──他們的影響力到底從何而來?

這題的答案,絕對不只是「砸錢」而已!在本期《如水》中,讀者 #莫離 投書〈倡議之外—讀 The Israel Lobby and U.S. Foreign Policy〉,他特別強調輿論戰的重要性,提及親以色列團體在美國媒體、智庫、學術圈、政治界等不同領域如何建立實力,彼此掩護,「反擊」──批評者會說是「打壓」──反對力量。

莫離這樣作結:「倡議並不是少數人的工作,更不只是報告與譴責,而是一場政壇、媒體、團體、民眾的長期聯合行動。」

為了引發更多討論,如水決定將這篇文章 #全文免費公開,歡迎點閱>>
https://flowhongkong.net/flow1204/

除了這篇投書之外,本期雜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 其他國家流散社群的經驗是什麼?
→ 在海外持續參與政治的港人怎麼想?
→ 從智庫到藝術創作,不同管道又各自能做到什麼?

如果你也同意這些議題很重要,想加入討論,就趕快點進來吧>> https://flowhongkong.net/product/ebook-vol-12/

───
你知道嗎?如水每期會精選數篇文章,全文免費公開在官網上,以促進香港流散社群的公共討論。

想看更多Vol.12 精彩文章,可點閱官網的「今期如水」 >> https://flowhongkong.net/newissue/
23條立法在即,不少港人認為,通過立法只是時間問題──「與我何干?」

然而,值得思考的是,既然香港政府已於2020年中通過《國安法》,相當程度增加了政權進行政治打壓和社會控制的法律工具,為何仍需大費周章訂立23條?23條立法的重要性為何?海內外香港人該如何看待其為整個離散社群帶來的挑戰?在台灣美麗島上生活的人們,又是否會面臨一定程度的震動?

如水邀請美國喬治城大學亞洲法中心黎恩灝研究員,與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員陳玉潔進行對談,剖析本次23立法的意義,以及未來可能的挑戰與影響。

報名表>> https://forms.gle/zG1uE8SZNtZ26BYN9

────活動詳情────

「23條立法,與我何干?」香港新國安體制的挑戰與影響

時間:2023.4.4 (Thur) 2-5PM

主持:鍾燊豪(如水編輯委員、台灣民主基金會訪問學人)

主講:黎恩灝(美國喬治城大學亞洲法中心研究員)

與談:陳玉潔(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地點:台北市內,報名後通知

報名表>> https://forms.gle/zG1uE8SZNtZ26BYN9

FB event: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84190667708183/

注意事項:
1. 本場論壇不提供直播❗️過程中禁止拍照攝影❗️
2. 講者發表以現代標準漢語為主,歡迎參加者以自己習慣的語言互動,主持將在能力範圍內協助翻譯。
3. 現場報到時,請出示成功報名通知email。
如水活動 【海外香港組織的挑戰與中國跨境鎮壓】

日期|4/25 (四) 18:30 - 20:30

地點| 台灣圖書室 (嘉義市東區中山路255號)

主持人|管中祥(中正大學傳播學系主任)

主講人|鍾燊豪(如水 Flow HK編委)

📣 跨越太平洋,如水編委首次來到台灣嘉義 📣

自2019年反送中以後,香港政府陸續完成了國安法和23條立法,許多香港人離散到海外不同國家,大大小小的海外港人組織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除了推動政策遊說的倡議型組織外,因為不少香港人移居海外,以協助新移民生活適應為主要目標的社區/社群型組織也在各地應運而生。目前在各地的海外港人組織有哪些類型?該如何理解它們的誕生?這些組織發展及近況如何?

面對中國的跨境鎮壓(transnational repression),不少海外港人組織有切身經歷,也引起愈來愈多國際組織關注。在美國,或在台灣,港人組織要持續進行倡議,對工作者來說都並不容易。面對未來,港人組織會有哪些挑戰?因應中國的跨境鎮壓,台灣準備好了嗎?

《如水Flow HK》將首次來到嘉義,與中南部讀者聊聊上面的話題!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822546076555844

IG: https://www.instagram.com/p/C5igN7Muf8L/?igsh=a2dsZXpiYTBtaTl2

*現場也可以購買如水第13期《跨境鎮壓》唷!
📣英國手足望呢度!📣
>> 如水編委x3人直飛倫敦,香港三月文化沙龍,開!講 <<

在這流散時代,能齊聚一起,談談未曾淡忘的理想,望向未來的實踐之路,是多麼難得的事呢!👉 英國朋友們,記得到IG @hongkongmarch 報名參加~🥳

🌈 Hong Kong March 文化沙龍|流散社群承傳香港文化的意義 🐤🐥
日期|20/4/2024
時間|13:30-15:00
地點|Golden Lane Estate Community Centre, Golden Lane Estate, London EC1Y 0SA
主持|劉珈汶 / Hong Kong March 籌委
講者|
鍾燊豪 /《如水》編委(台灣)
鄺頌晴 /《如水》編委(英國)
黃智斌 /《如水》編委(加拿大)
鄭家朗 / Hong Kong March 籌委(英國)

廣東話活動 #英國 #流散港人 #Hongkongers

👉報名請填 https://forms.gle/7XxErA19CWabFv3x9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822649543212164
在台灣,親中團體時常針對台灣本土派或香港社運人士進行騷擾。

在英國倫敦街頭,「攬炒巴」劉祖廸在倫敦街頭,遭到不明人士跟蹤、襲擊。

在美國抗議現場,因習近平來訪,港維藏人串連上街示威,面對的是有組織性的習近平支持者。

如果這不是個別小粉紅的行為,中共究竟如何進行部署,組織各國的僑團與組織,發起系統性的跟蹤,甚至暴力襲擊?

【海外統戰網絡如何成為中共 #跨境鎮壓 利器?】

#時間|2024年6月1日 14:30-16:30(14:00開放入場)
#主持:Candia Tong|《如水》副秘書長
#講者:陳彥廷|獨立記者
報名表單:https://forms.gle/XbC9DzQk6V8v3iuAA

>> 活動頁面: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006288874249819/
2024/06/14 00:25:13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