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Web
十月快乐🍁🍂🎃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不要在学校里嘲笑别的孩子,那你自己就不该在家里偷偷嘲笑别的人。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我见过的最愚蠢的想法
就是把 “T/P” “dom/Sub” “攻/受”
全都当作“新版的性别二元论”

好像“男性气质/女性气质”可以和
“T/P” “dom/Sub” “攻/受”
整齐的一一对应

明明实际上
一个T也可以是受,可以是Sub
一个P也可以是dom,甚至是非常厉害的dom

而且你也可以是性少数
但和所有这些
“T/P” “dom/Sub” “攻/受”
都没有任何关系

还有很多人
有时是T有时是P
有时是dom有时是Sub
有时是攻有时是受

另外“T/P” “dom/Sub” “攻/受”的标签
也和一个人在其它方面的性格和兴趣爱好
没有任何关系

请放下那种
“看到别人的标签下意识地推测别人到底是什么人”的冲动吧

我们每个人都是多元的
我们的标签是复杂而交织的
我们的经历和生活都不是一眼能看清的直线

请拥抱我们的丰富多彩吧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我真心想问,为什么现在很少人再提“女性主义属于所有人”这个说法了?

那是我从小到大接触的女性主义里最核心的内容。那时候我们一直在说应该让所有人都有机会认识到,打破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将让所有性别的人获益。我们坚决反对“女性主义等于仇恨男性”的说法,当时有大量女性主义论述考虑到各种不同群体的基本权利,还有很多支持女权主义的男性。

为什么现在却有那么多人坚决认定与父权主义作斗争,等于不顾一切公开仇恨男性,排挤男性?这样做有任何好处吗?我不认为把功夫花在基于某种不可自主改变的事情去排挤一半的人口,会对推倒压迫性的体制有任何好处。也许大骂男性群体,或者针对个体男性报复父权制度对你的压迫,会让你感到很爽快。但你这种瞎报复,最后导致的结果是整个社会氛围越来越差,保守势力把那些无穷无尽的宣泄作为“进步群体仇恨男性认为男性有原罪”的证据拿给很多年轻男生看,成功洗脑了很多人。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回到了早就被推翻的“男人和女人是不同的物种”的思想里?“不是男人好女人坏而是女人好男人坏”的说法,真的能解决性别不平等的问题吗?要解决性别不平等的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没有任何性别注定就是更好或者更坏,也没有任何性别注定就是天生拥有某种特定的特质。那种“女生就是天生更纯洁美好,男生就是天生更凶恶卑鄙”的说法,其实也不过就是另一种性别偏见而已。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如果要让我写一首无关政治的诗,
那我要首先听听鸟鸣的声音。

但如果我想要听到鸟鸣的声音,
那战机轰鸣的声音就必须先停止。

—— 巴勒斯坦诗人马尔万·马库尔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仇恨喧嚣时,我们爱必须愈加响亮。 source
花园蛋糕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1950年10月4日,史努比在报纸连环漫画《花生》中首次亮相。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美国人魔怔就魔怔在 ——

很多人对“某个秘密的精英集团在操控社会的一切”的阴谋论深信不疑
但你跟这些人解释,“其实你离真相很近了,只不过不是秘密集团在操纵,而是很多富人和游说团体在光天化日之下在操纵社会的一切。”
结果对方根本不相信你,“不不不!不是你说的那些人!我只信那些给移民和犹太人泼脏水的说法!”

同样,很多人坚信“有一个权力很大的地下恋童癖集团在暗中操纵我们国家”
你点头同意,“这不就是爱泼斯坦档案讲的事吗?”
结果对方根本不接你的话,“不不不!你搞错了!我说的是那些同性恋!那些LGBT!肯定是那些人!”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就是这个帖子!我每次都记得开头记不住结局,结果每次都笑到头掉...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心肌梗塞(俗称“心脏病发作”)的征兆因性别而异。大多数人只知道男性发病的征兆,对女性发病的征兆不是很了解。请全面了解,并把知识传播给更多女性。

评论:我外婆去世,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她心肌梗塞的时候男医生坚称她只是消化不良。

评论:男性的心肌梗塞征兆往往被认为是“标准”的判断依据,而女性的心肌梗塞征兆如果被提及,也常常仅仅被作为“标准之外的特例”。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我们从历史中可以看到一个极为明确的规律,那就是:如果有一天,学生向社会提出诉求,而你反对这些诉求,反而和统治阶级站在一起 —— 那你一定是站在了历史错误的那一边。无一例外。无论在哪里,无论是什么时代,无论是什么诉求。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我得说,很多人的想法有点自相矛盾了。

这些人一边认为创作是至关重要,是非常伟大的工作,甚至把创作列为“一个完整的有人性的人必须要做的事情”。但同时,这些人又认为阅读网文会破坏一个人的思考能力,甚至麻木这个人的心灵。

也就是说,讲出自己的故事,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但如果你爱读别人故事,那你脑子一定会因此完蛋?那要不我提议,大家也不要互相看别人的作品互相学习,就一个人安静地找个没人的地方坐下来,各自写各自的小说,然后再自己把自己的小说烧掉。这样,就没人会因为读了你写的“糖衣网文”污染到心灵了。

如果你觉得讲故事可以滋养你的心灵,那你为什么觉得听故事就一定是被动而不健康的消费行为?创作不能在真空中进行,只有听了足够多的故事,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好故事。而无论是听故事还是写故事,都需要非常主动的思考。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就算那个人真的做了你们指控Ta做的事情,你们仍然不该组团去攻击那个人。你们的攻击和暴力已经远远超出了公平的范围。你们现在应该立即放开那个人,彻底撤出这件事情。”

我知道这句话没有人爱听,但我们需要有人说出这句话。在事态失控的时候,我们急需有人站出来提醒大家这个道理。

我维护那个人,不是因为我认可你们对那个人的指控里的那些作为。我维护那个人,是因为我不认可的是你们对那个人的不公正的群体暴力和群体攻击。我请大家不要混淆我行为背后的动机。因为混淆我的动机,企图把我这样的声音消声,就是用群体暴力来替代公正裁判和民主共决的第一步。

我们常常是非常容易被群体暴力鼓舞的。而群体暴力,常常又是非常危险的。有些时候,一个事情或者一个人仅仅是因为无法被某个群体理解,就遭到了这个群体的暴力破坏和暴力杀戮。这时候站出来制止群体暴力、平息不公正攻击的人,其目的并不是“支持那个被指控的可能有问题的事情”。如果你还没看清这个道理的话,请把这个道理先弄明白。 source
2025/10/18 06:31:20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